
熱浪來襲,冰品家電賣到翻?別傻了,這背後的水有多深!
「清涼」家電真的清涼?數據會說話,但別全信!
最近全台灣熱到不像話,走在路上感覺自己像塊奶油,隨時要融化。新聞開始狂報什麼「清涼家電」賣到翻,ST易購(聽都沒聽過,查了一下原來是中國的)的數據說,帶加濕跟涼風的冷風扇,還有空氣循環扇,銷量暴增六七成!
等等,先別急著掏錢!這種數據看看就好。加濕?在台灣這種濕度已經爆表的鬼地方,你還加濕?是嫌家裡不夠發霉嗎?涼風?說穿了就是電風扇加水,吹久了還不是一身黏膩?空氣循環扇?拜託,開冷氣才是王道好嗎?
數據這種東西,廠商想怎麼說就怎麼說。他們當然會告訴你銷量成長,但有沒有告訴你退貨率有多高?有沒有告訴你消費者用了之後覺得有多後悔?別傻了,商人就是要賺錢,他們才不會告訴你這些。
冷氣裝到手軟,師傅們的血汗與消費者的焦慮
華東地區某蘇寧易購門市(又是蘇寧易購!)的負責人跳出來說,現在冷氣一天可以賣到三百多台,安裝師傅要輪班到晚上十點!聽起來很厲害?屁啦!這根本是血汗工廠好不好!
你想想,這些安裝師傅每天爬上爬下,頂著大太陽,裝到晚上十點才能回家,隔天還要繼續裝。這種工作環境,根本是把人當機器用。然後呢?消費者呢?以為買了冷氣就沒事了?錯!你還要擔心安裝品質、後續維修,還有電費帳單!
冷氣這種東西,買的時候很爽,用起來問題一堆。安裝不好漏冷媒,壓縮機壞掉要換新的,電費貴到讓你懷疑人生。所以啦,買冷氣之前,真的要三思而後行。
冰塊比黃金還貴?製冰廠的暴利與季節性焦慮
更扯的來了,河南鄭州的製冰廠,每天出冰量高達三百噸,銷量翻倍!然後冰塊價格也水漲船高,一條冰塊比冬天貴了兩成!
這根本是趁火打劫好不好!天氣熱大家需要冰塊,他們就故意漲價。而且你仔細想想,製冰成本有多高?還不是自來水拿去冷凍而已?這種暴利根本是坑殺消費者。
製冰廠的人還說,他們一年就做六月中到九月中這三個月的生意。言下之意是什麼?就是這三個月要賺飽賺滿,其他時間就等著吃老本。這種短視近利的經營模式,根本不值得鼓勵。
熱浪下的家電市場:一場「冰與火之歌」?
冷風扇、循環扇:心理安慰還是真的有效?
說到冷風扇跟循環扇,我只能說,這根本是廠商騙錢的玩意兒。什麼「加濕降溫」、「促進空氣循環」,聽起來很厲害,實際上呢?冷風扇吹出來的風,濕濕黏黏的,吹久了反而更不舒服。循環扇?拜託,開冷氣把門窗關好,效果不是更好嗎?
我個人覺得,買這些東西,根本是買個心安。你以為這樣可以省電、可以環保,實際上,這些小家電加起來的耗電量,搞不好比一台冷氣還高。而且,這些東西用久了,也是要清潔、要維護,麻煩得要死。
別只看銷售量,售後服務才是真考驗!
現在一堆廠商,只會強調產品有多好、銷量有多高,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東西壞了,誰來幫你修?售後服務才是真正考驗廠商良心的時刻。
我跟你說,很多家電廠商的售後服務,根本是爛到爆。打電話永遠打不通,線上客服永遠在排隊,好不容易找到人,結果跟你說要等一個月才能來修。這種服務品質,你敢買他們的產品?
所以啦,買家電之前,除了看產品功能、看價格,更要看售後服務。最好是選擇有口碑、有信譽的大品牌,這樣至少東西壞了,還找得到人負責。
誰在背後推動這一切?廠商的盤算與消費者的盲從
小熊電器也來湊熱鬧?別忘了他們的主業是什麼!
看到小熊電器也跳出來說他們制冰機賣得很好,我差點沒把剛喝下去的珍珠奶茶吐出來。小熊電器是靠什麼起家的?是那些可愛的小家電,像是烤麵包機、電煮鍋之類的。現在看到制冰家電好像很賺,就跑來湊熱鬧?
不是說他們不能發展新產品,而是我覺得,他們應該把本業做好,而不是看到什麼流行就跟著做什麼。這樣很容易失去自己的特色,變成一個沒有靈魂的品牌。
奧維雲網的數據分析:聽聽就好,別太認真!
然後,奧維雲網又出來分析一堆數據,說什麼台式制冰淨飲機線上銷額占比提升到35.2%,嵌入式提升到17.4%,制冰類淨飲機銷量暴增。聽聽就好,別太認真!
數據這種東西,可以被操弄的空間很大。廠商可以花錢請他們做報告,然後故意把數據做得很好看。消費者看到這些數據,就以為這個產品很熱門,然後就跟著買。這根本是行銷手法,懂嗎?
美的、蘇泊爾也參戰?家電巨頭的制冰版圖
美的、蘇泊爾這些家電巨頭也開始布局制冰家電了。這代表什麼?代表這個市場有利可圖,所以他們也要來分一杯羹。但是,這也代表競爭會更加激烈,小品牌可能會被淘汰。
對於消費者來說,這有好有壞。好處是,產品選擇更多,價格可能會更便宜。壞處是,品質可能會參差不齊,要花更多時間做功課,才能選到好的產品。
深度剖析:制冰家電熱銷背後的真相
被冰杯新聞燒起來的需求?真有這麼誇張?
還記得之前很紅的冰杯嗎?號稱可以快速降溫,讓飲料保持冰涼。當時一堆人瘋搶,好像沒有冰杯就活不下去一樣。奧維雲網說,制冰家電的熱銷,是因為冰杯新聞燒起來的需求。我只能說,這有點牽強。
冰杯只是一個短期的流行,熱潮退了之後,誰還會記得它?制冰家電的需求,可能有一部分是因為冰杯,但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天氣太熱了。大家想要在家裡隨時都有冰塊可以用,所以才會買制冰家電。
头部品牌帶來的效應?還是只是行銷話術?
奧維雲網又說,头部品牌紛紛入局,產品使用體驗比較出色、聲量也在逐步擴大,讓更多消費者了解到相關產品的優勢。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其實也只是行銷話術。
头部品牌當然會砸錢做行銷,讓更多人知道他們的產品。但是,產品好不好用,還是要看實際體驗。有些大品牌的產品,品質也不一定比較好,只是價格比較貴而已。
制冰淨飲機的未來在哪裡?價格、功能、季節性都是挑戰!
制冰淨飲機現在很紅,但它的未來在哪裡?我覺得還有很多挑戰要克服。首先是價格,一台制冰淨飲機要價不菲,不是每個人都買得起。其次是功能,制冰只是其中一個功能,淨水也很重要。如果淨水功能不好,那制冰再好也沒用。最後是季節性,天氣冷的時候,誰還需要制冰?
所以,制冰淨飲機要成為主流家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廠商要不斷提升產品品質、降低價格,才能吸引更多消費者。
專家怎麼看?奧維雲網的梁浩:聽聽就好,別當真!
奧維雲網的梁浩分析了一堆,說什麼制冰淨飲機規模仍有持續提升的空間,同期基數較低,且H1增速極快,隨著头部品牌的持續布局價格有望下探,迎來產品功能的快速普及,但隨著逐步進入秋冬季,相關功能普及速度會有較大的放緩。簡單來說,就是現在買的人多,以後可能會降價,冬天就沒人要了。
我只能說,專家的話聽聽就好,別太當真!他們也是要靠廠商吃飯的,不可能說出太負面的話。而且,市場變化很快,誰也說不準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最重要的還是自己做好功課,了解自己的需求,不要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