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爾創新大會:一場技術信仰的狂歡?
7月17日到19日,歌爾在濰坊總部和青島全球研發總部同步舉辦了創新大會。聽起來像是企業的年度大拜拜?如果你這麼想,那就太小看這家公司了。這場大會,說白了,就是歌爾對外展示肌肉,對內激勵士氣的年度大戲。透過技術發布會、創新成果展、技術交流論壇,以及一堆頒獎典禮,歌爾想告訴你:我們不只會做代工,我們還很有創新DNA!
這不只是場大拜拜,是硬實力的炫技場
創新大會這種東西,很多公司都會辦。但歌爾這次,明顯想玩真的。他們不只是把一堆PPT拿出來唬人,而是直接把最新的技術和產品擺出來讓你摸、讓你玩。從AI+XR到汽車電子,從精密製造到智能製造,歌爾想證明:我們不是只會埋頭苦幹的勞工,我們還懂創新,而且是玩真的創新!當然,背後是不是燒了一大堆錢,那就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
Micro OLED:從0到1的豪賭,還是必然的勝利?
這次大會的最高獎,頒給了從0到1開發出全球領先的Micro OLED顯示模組的團隊。Micro OLED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更小、更清晰、更省電的顯示技術,被認為是未來VR/AR設備的關鍵。歌爾敢把這個項目拿出來當作最高成就,顯然是對這項技術寄予厚望。但問題是,Micro OLED現在還處於發展初期,成本高、良率低,歌爾這步棋,到底是豪賭一把,還是看到了必然的趨勢?讓我們拭目以待。
創新,是敢於燒錢的藝術?歌爾的技術無人區探險
歌爾近年來不斷強調創新,並且身上貼滿了“首創”、“首款”的標籤。聲學領域搞出全球首款弧形結構揚聲器、獨創DPS揚聲器技術,光學領域弄出全球首款可調色溫的AR-HUD PGU模組,汽車電子領域搞出業界首創UWB車載空間遙控器產品……這些“首創”聽起來很厲害,但背後要燒多少錢,恐怕只有歌爾自己心裡清楚。創新這玩意兒,說白了就是一場燒錢的遊戲,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再好的想法也只能是空中樓閣。
聲學、光學、汽車電子:三箭齊發,還是樣樣通樣樣鬆?
歌爾選擇同時在聲學、光學和汽車電子領域發力,這策略看起來很全面,但實際上可能分散資源。每個領域都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和人才儲備,歌爾真的有足夠的實力同時撐起這三個攤子嗎?還是說,他們只是想藉此分散風險,避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這種“廣撒網”的策略,雖然可以提高成功的機率,但也可能導致每個領域都無法做到極致。
標準制定:話語權的爭奪,還是行業責任的體現?
歌爾不僅自己搞創新,還積極參與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甚至承擔了20多項“國字號”重大專項。這聽起來很高大上,但實際上卻是一場話語權的爭奪。誰掌握了標準,誰就掌握了行業的命脈。歌爾積極參與標準制定,到底是想為行業發展做出貢獻,還是想藉此鞏固自己的地位,甚至壟斷市場?這個問題,恐怕沒有人能給出明確的答案。
改善,是摳細節的偏執?還是精益求精的匠心?
如果說創新是“從0到1”的突破,那改善就是“讓1變成N”的積累。歌爾這幾年也開始強調“持續改善”,湧現出不少“改善達人”。他們說,這是一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但老實說,很多時候,改善不就是摳細節的偏執嗎?把一個東西做到極致,固然值得讚賞,但如果方向錯了,或者投入產出不成比例,那這種“改善”還有意義嗎?
智能仿生腕載測溫系統:黑科技加持,還是脫褲子放屁?
有個團隊研發了智能仿生腕載測溫系統,用仿生臂代替真人測試,據說效率和數據穩定性大幅提升。這聽起來很“黑科技”,但仔細想想,真的有必要嗎?難道真人測試就這麼不可靠?用仿生臂代替真人,會不會反而引入新的誤差?這種“改善”,是不是有點脫褲子放屁的感覺?當然,如果他們能證明這個系統真的能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那我就另當別論。
提案達人:全員參與,還是形式主義的勝利?
歌爾還鼓勵員工積極提出改善提案,甚至搞了“找茬會”、“點子分享會”。據說,2024年以來,員工提出的有效提案數量超過8.5萬件,很多提案還轉化為專利。這聽起來很美好,但實際上,有多少提案是真正有價值的?有多少“改善”只是為了完成KPI?全員參與固然重要,但如果缺乏有效的篩選和評估機制,這種“改善”很可能淪為形式主義的勝利。員工們絞盡腦汁想出來的點子,如果只是被束之高閣,那豈不是浪費時間和精力?
DNA雙螺旋:創新與改善,誰才是歌爾的真命天子?
歌爾把創新和改善比作DNA的雙螺旋結構,說它們相互支撐,推動歌爾穩步向前。但問題是,在歌爾的企業文化裡,創新和改善真的能平起平坐嗎?還是說,創新才是那個光鮮亮麗的“Alpha”,而改善只是默默付出的“Beta”?
創新往往伴隨著巨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和人才支持。而改善則相對保守,更注重細節和效率的提升。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歌爾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哪裡?是追逐那些看似高大上的“黑科技”,還是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件小事?
如果歌爾過於強調創新,而忽略了改善的重要性,那很可能會陷入“技術崇拜”的陷阱,忽略了產品的品質和用戶體驗。反之,如果歌爾過於強調改善,而缺乏創新的動力,那很可能會變得平庸,失去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所以,對於歌爾來說,如何平衡創新和改善,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這不僅關係到歌爾的發展方向,也關係到歌爾能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畢竟,創新和改善,就像鳥之雙翼,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