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場電力保衛戰:15億千瓦背後的「不可能任務」
燒滾滾的盛夏,燙手的電力
各位看官,這年頭最火的不是流量明星,而是…電力!你沒聽錯,就是那個每天默默為你點亮燈泡、驅動空調的老朋友。不過,今年這位老朋友可不太平靜。盛夏的熱浪一波接著一波,彷彿要把大地烤成一塊巨大的焦糖布丁。人們躲在冷氣房裡,享受著科技帶來的慰藉,卻不知電網正默默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這用電量啊,就像股市一樣,一路狂飆,讓人心驚膽戰。
這不是演習!全國用電量刷新三觀
7月16日,一個值得被電力史銘記的日子。這一天,全國最大電力負載,它…它竟然突破了15億千瓦!我的老天鵝啊,這是什麼概念?如果把這些電量換算成iPhone 14 Pro Max,大概可以同時充滿…(算了,我數學不好,你們自己算吧,反正很多很多就對了!)。這數字不僅僅是個記錄,更是對我們電力供應系統的一次「壓力測試」。想象一下,15億千瓦就像一隻哥斯拉,稍有不慎,就會把電網踩成碎片。
英雄出少年?地方政府的超前部署
面對這「電力哥斯拉」,各地方政府可不是吃素的。新疆、內蒙古、寧夏…這些地方的相關部門,簡直像開了外掛一樣,超前部署,協同發力,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組合拳」。他們又是調度綠電,又是穩定煤電,又是升級電網,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目的只有一個:確保電力安全可靠供應,為經濟社會平穩運行和民生福祉輸送清涼動能。至於他們到底使出了什麼神招,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新疆:風光無限好,綠電解酷暑
吐魯番的烤驗:電網設備的極限挑戰
說到新疆,大家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香甜的哈密瓜,熱情的維吾爾族舞蹈,以及…熱到融化的吐魯番!這地方簡直就是個天然的大烤箱,夏天氣溫動不動就飆破40度,地表溫度更是直逼70度!人受不了,機器也一樣。吐魯番的空調、冷風機,就像不要錢一樣地開,電網負載蹭蹭往上漲。這可苦了那些戶外電網設備,在高溫下接受著嚴峻的「烤」驗,設備檢修頻率直接翻倍,簡直是電力工人的噩夢。
烏魯木齊的秘密武器:科技巡檢隊
面對這「烤驗」,烏魯木齊供電公司可不是坐以待斃。他們充分運用紅外測溫、智能巡檢等高科技手段,加強設備運行狀態的實時監測。簡單來說,就是給電網設備裝上了「體溫計」,隨時監控它們的健康狀況。而且,他們還增加了高溫環境下的巡檢頻次,確保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就能及時、準確地處理。這簡直就是給電網設備請了一支24小時待命的「私人醫生」!
哈密-重慶直流工程:一場跨越千里的清涼快遞
新疆不僅要保障自己的用電,還要通過外送電力,讓千里之外的重慶人民也能享受清涼。這就要提到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了。這條工程簡直就是一條「電力高速公路」,將新疆的綠色電力源源不斷地輸送到重慶。自從6月30日投運以來,已經累計外送電量突破100億千瓦時!這簡直就是一場跨越千里的「清涼快遞」,將新疆的風和光,變成了重慶人民的空調冷氣。
數字會說話:重慶人的空調自由,新疆電力的默默付出
100億千瓦時是什麼概念?據測算,這些電量可以滿足重慶市家庭約12.9天的用電需求,能讓111萬戶山城居民在這個夏天實現「空調自由」,還可以保障重慶每天運行1000列次的地鐵連續運行1100天!這背後,是新疆電力人的默默付出,是他們用汗水和智慧,點亮了重慶的清涼夏日。
梁思聰的告白:我們的新疆電力,不一樣!
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設備管理部副主任梁思聰表示,為了確保哈密-重慶直流外送通道安全暢通,他們持續加大技術創新和設備維護力度,建立起完善的監測預警和應急響應機制。「通過加強設備巡視、優化運維策略、開展應急隊伍培訓等一系列措施,不斷提升電網設備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工程持續高效運行提供堅實保障。」梁思聰說。
未來展望:戈壁灘上的綠色奇蹟
目前,依託哈密-重慶直流工程,新疆哈密、准東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發出的電,正通過疆電外送工程輸往全國。未來,新疆戈壁灘上的勁風與陽光,將持續轉化為綠色動能,點亮更多城市的清涼夏日。讓我們一起期待,這片古老的土地,在綠色能源的加持下,創造出更多令人驚嘆的奇蹟!
內蒙古:煤電兄弟情,保供穩生產
數據說話:內蒙古的發電狂潮
各位,別再只盯著新疆的風光了,內蒙古老鐵也在默默發力!數據顯示,自從6月15日進入迎峰度夏模式以來,國家電投內蒙古公司火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約33.88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期增加約7.01億千瓦時;新能源累計發電量約10.99億千瓦時,同比增加約1.05億千瓦時。這數字簡直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充分展現了內蒙古的發電實力!
蒙東鐵軍:跨區域輸電的關鍵樞紐
作為守護蒙東區域電力供應的核心力量,同時也是向東北、華北、華東跨區域輸電的關鍵樞紐,國家電投內蒙古公司全面開啟「迎峰度夏」保供模式。依託自身產業一體化協同優勢,在穩定托住本地不斷攀升的用電需求的同時,將富餘電力千里馳援,源源不斷輸送到用電緊張的遼寧、江蘇、山東等負荷中心,成為全國電力安全保供大局中的關鍵支撐。簡單來說,內蒙古就像一個超級充電寶,不僅自己用得爽,還能給其他省份「充電」,簡直是中國電力版圖上的「最佳好鄰居」!
鄂爾多斯的光伏夢:從生產到響應,速度與激情
在鄂爾多斯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裝備製造產業園,鄂爾多斯市晶澳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光伏組件生產線正在高速運轉,兩個光伏一體化項目也在加速建設。 「當前負載約6000千瓦,空調負載疊加使今夏用電量激增30%。」公司廠務管理部部長賈偉璋指著智能電錶顯示盤介紹,供電公司設立的專屬服務站每週上門對接,園區管委會常駐辦公點實時響應,企業用電訴求實現「秒級響應」。這簡直就是「光速服務」,讓企業用電無後顧之憂!
煤礦的自給自足:長灘露天煤礦的能源獨立宣言
在位於准格爾旗薛家灣鎮長灘村的匯能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長灘露天煤礦,煤炭生產正在有序進行。「我們的煤炭產品主要用於配套坑口電廠發電、矽鋁項目鋁礬土原料供應及外部供能企業的保供需求。入夏以來,我們為應對雨季與高溫疊加的雙重壓力,建立『雨前搶采、雨中巡檢、雨後快恢』機制,確保煤炭生產安全有序。」該煤礦機電科科長蒙凱介紹,長灘露天煤礦的用電需求通過煤電一體化模式實現自給自足,並依託高效機組和智能化技術優化能耗。這簡直就是煤礦界的「自強典範」,用自己的煤,發自己的電,實現能源獨立自主!
電力人的告白:升級!升級!再升級!
內蒙古電力集團薛家灣供電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鄷永剛表示,薛家灣供電公司是鄂爾多斯電力版圖上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落實好季節性防控措施,公司組織轄區各運維單位開展線路特巡352.88公里,發現並消除缺陷1095項,大力推廣「無人機巡檢+帶電消缺」模式應用,利用無人機累計巡視1014公里,發現並通過帶電消除缺陷475項。同時簡化業擴報裝流程,年度累計節約用戶投資4498萬元。此外,積極申請一類應急技改,及時通過變壓器增容、補充電源點等方式解決重過載問題20餘處。「我們正推進變電站千瓦時輔控系統升級,提升清潔能源消納能力,讓每度電發揮最大價值。」鄷永剛說。
能源局的底氣:穩產達產,一個都不能少
鄂爾多斯市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段時間以來,利用鄂爾多斯智慧能源服務平台,實現產銷數據日調度機制,督促企業嚴格落實生產計劃,對有停產減產跡象的企業及時採取有效措施,確保能源企業穩產達產。同時,加強要素保障,按照「一礦一策」全力推動臨時停產煤礦復工復產。7月份以來,積極應對迎峰度夏用煤高峰的逼近,累計推動7座臨時停產煤礦恢復生產,確保日均煤炭產量穩定在140萬噸左右。此外,加強燃煤電廠電煤供應監測,確保電廠在迎峰度夏期間存煤量達到15天以上。7月份,鄂爾多斯火電機組累計發電量超163億千瓦時,增速較上月提高14個百分點,機組負荷利用率提高6個百分點。簡而言之,鄂爾多斯能源局就是鐵了心要保證能源供應,穩產達產,一個都不能少!
寧夏:智慧電網,全方位覆蓋
迎峰度夏的寧夏方案:穩發滿發,缺一不可
隨著氣溫持續攀升,電網迎來夏季用電高峰,電網負載不斷突破新高,電源增發穩供是迎峰度夏重要保障。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在度夏前完成19台、總容量314萬千瓦機組檢修,歷時兩個月完成區內13家統調電廠共計30台火電機組健康狀況評估及核查,督導電廠按期消除影響機組頂峰能力的重大缺陷,保障電廠電煤庫存均在15天以上,確保度夏期間機組穩發滿發。這可不是口號喊喊而已,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
儲能的妙用:削峰填谷,玩轉電力平衡
國網寧夏電力協同政府部門實施儲能「清單式」管理,督導規劃儲能按期投產,推動度夏儲能規模超過120萬千瓦,晚高峰頂峰能力達到280萬千瓦。簡單來說,就是把儲能當成一個巨大的「充電寶」,在用電低谷時儲存電力,在用電高峰時釋放電力,從而實現電力供需的平衡。這簡直就是「電力界的太極高手」,用柔克剛,化解用電高峰的壓力!
銀川飛手:無人機巡檢,科技感爆棚
在銀川市西夏區鎮北堡鎮,國網銀川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飛手利用無人機集群,對110千伏花鎮線等13條線路開展大規模巡檢。無人機嗡嗡作響,穿梭在鐵塔之間,精準地捕捉著每一處細節,這畫面簡直科技感爆棚!
王二軍的自信:我們的電網,固若金湯
為了應對夏季用電高峰,國網銀川供電公司進一步完善了《銀川電網2025年迎峰度夏期間運行保障及電力保供工作方案》,從健全工作機制、加強電網安全管控、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應急處置能力等6個方面制定了17項具體措施,全力保障電力供應。國網銀川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副主任王二軍表示,預計2025年迎峰度夏期間銀川電網最大負荷將達340萬千瓦左右。這份自信,源於對自身電網的充分了解和對應急方案的精心準備!
西夏變電站:繼電保護裝置的華麗升級
在提升供電能力方面,國網銀川供電公司加快推進度夏重點工程建設,按期投產7項工程。其中,西夏220千伏變電站繼電保護裝置更換工作的順利完成,為電網平穩度夏奠定了堅實基礎。繼電保護裝置就像電網的「安全衛士」,時刻守護著電網的安全運行。這次升級,無疑是為電網安全加上了一道更堅固的「防火牆」!
最後一公里:配電網的精雕細琢
針對供電「最後一公里」,國網銀川供電公司強化配電網建設和運維,迎峰度夏期間開展配電線路和設備的全方位「體檢」,重點排查設備接頭等關鍵節點,通過帶電檢測等方式發現並處理隱患60餘處。這就像給配電網做了一次徹底的「SPA」,消除每一個潛在的風險,確保供電萬無一失!
遠程智能巡視系統:電網的千里眼
同時,充分利用無人機集群、紅外測溫、遠程智能巡視系統等先進技術,對輸電線路和變電站設備進行全方位監測,為銀川電力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撐。目前,遠程智能巡視系統已覆蓋銀川電網81座變電站,其中30座配備紅外攝像機,實現了設備運行狀態的24小時實時監控,大幅提升了巡檢效率和應急響應能力。這套系統就像電網的「千里眼」,時刻關注著電網的運行狀況,確保一旦出現異常,就能及時發現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