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一場科技與治理的華麗冒險?
AI盛會開幕:一場聚集全球目光的科技嘉年華
各位看官,7月16日,上海灘又熱鬧了!2025世界人工智慧大會(WAIC)盛大開幕,號稱匯聚了全球科技精英,準備一同“智聯世界,共塑未來”。聽起來是不是很高大上?但說實話,這類大會年年都有,口號也喊得震天響,這次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先說規模,來自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200多位科技大咖、專家學者、業界精英齊聚一堂,光看數字就覺得這場子夠大。大會主題是“智能時代,同球共濟”,嗯,很有全球意識,但具體要怎麼“共濟”?是技術共享,還是利益均沾?這背後的水恐怕很深。
當然,這種大會少不了各種AI技術的前沿突破、產業浪潮的動向,以及全球治理的新實踐。但說到底,這些技術和政策,最終會如何影響你我的生活?是讓我們的生活更便利,還是帶來更多隱憂?這才是我們最關心的,不是嗎?
北電數智WAIC首秀:這不只是技術展示,簡直是未來生活的預演?
「星火·大平台」:從青銅器到鄉村治理,AI無所不能?
這次WAIC,北電數智可謂是卯足了勁,又是“AI底座”,又是“產業平台”,還帶來了個“星火·大平台”遍地開花。他們宣稱,要把AI技術從青銅文物的AIGC文創,一路應用到鄉村政務的智能化治理,甚至還有精準敏捷的插拔機器人!這架勢,簡直是要用AI重新定義世界啊!
說實話,我對這種“AI+一切”的說法,一開始是抱持懷疑態度的。畢竟,AI再厲害,也只是一種工具,它真能解決所有問題嗎?還是只是換個名頭,把原來的東西包裝得更fancy一點?
但仔細看了北電數智的展示,我發現他們似乎並不是在空談。他們強調要把技術勢能轉化為產業動能,這背後的邏輯和創新實踐,聽起來還真有點意思。他們想為AI生產力變革提供新的路徑、新的引擎、新的樣板,這話說得挺大,但如果真能做到,那可就厲害了。
問題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些AI技術,真的能像他們說的那樣,在各個領域都發揮作用嗎?還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和阻礙?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頂層規劃與精準賦能:北電數智的「新路徑」,真能打造新質生產力?
四鏈融合:AI產業發展的任督二脈?
現在啊,動不動就講“新質生產力”,好像不提這個詞,就跟不上時代似的。北電數智也來湊熱鬧,說什麼要深度實踐“產業、創新、人才、資本”四鏈融合,還信誓旦旦地表示,要“一地一策、一業一策”,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這話聽著很專業,但說白了,就是想把AI技術跟各地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搞出點新名堂。
但問題是,這四條鏈真的能融合得那麼順暢嗎?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本鏈,每一條鏈都有自己的利益考量和運行邏輯,要把它們捏合在一起,談何容易?更何況,各地的情況千差萬別,真能做到“一地一策”嗎?還是只是喊喊口號,做做樣子?
我看啊,這“四鏈融合”更像是AI產業發展的“任督二脈”,打通了,就能突飛猛進;打不通,就只能原地踏步。北電數智能不能真正打通這“任督二脈”,就看他們的真本事了。
橫向擴張:城市級AI底座,重塑區域經濟?
北電數智這次還拋出了一個“城市級AI底座”的概念,說要根據不同城市的產業基礎、產業結構和產業升級剛需,來打造契合當地需求的AI底座。聽起來是不是很誘人?好像有了這個AI底座,就能讓城市經濟煥發新生似的。
但仔細想想,這“城市級AI底座”真的有那麼神奇嗎?一個AI底座,就能解決城市發展的所有問題?就能重塑區域經濟?恐怕沒那麼簡單吧。畢竟,城市發展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考慮的因素太多了,AI只是其中一個工具而已。
更何況,建設和運營這個AI底座,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技術和人才。北電數智能否有足夠的資源來支撐這個計劃?又能否保證這個AI底座能夠真正服務於當地經濟發展?這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目前,北電數智已經在北京、佛山、珠海等多地落地了城市級AI底座。效果如何?是否真的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我們還需要更多的事實和數據來驗證。
縱向深耕:全生命週期賦能,打通產業價值鏈?
除了橫向擴張,北電數智還打算縱向深耕,面向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產業聚集和政府公共服務,從全流程視角出發,以城市級AI底座的全棧AI能力為支撐,深度融合行業場景與數據資源,基於“星火·大平台”聚合行業生態力量、共創多場景垂類方案,讓AI技術滲透行業發展全生命週期,打通價值閉環,實現數智化升級。
這聽起來很美好,但實際上,要真正打通產業價值鏈,並非易事。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特殊性,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需求,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深度融合行業場景與數據資源”?如何才能確保AI技術能夠真正解決行業痛點?
此外,數據安全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在深度融合行業場景與數據資源的過程中,如何保護企業的商業機密和用戶的個人隱私?這是一個必須要認真考慮的問題。
“星火·大平台”已經落地政務、醫療、影視、工業、泛家居等多個行業。這些案例是否成功?是否真正打通了產業價值鏈?我們需要對這些案例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評估,才能得出更客觀的結論。
打破關鍵瓶頸:AI技術創新的「新引擎」,能解決哪些痛點?
「前進AI智算平台」:異構算力調度的魔法棒?
現在AI模型越來越大,訓練和推理需要的算力也越來越恐怖。北電數智這次祭出了「前進AI智算平台」,號稱能實現異構算力的統一調度和高效協同,還提供全棧式的AI服務,簡直就是AI界的變形金剛!
但問題是,異構算力調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同類型的晶片,架構不同、指令集不同、擅長的任務也不同,要讓它們協同工作,需要克服很多技術難題。這個「前進AI智算平台」真的能搞定這些難題嗎?還是只是在PPT上畫大餅?
他們還說,已經搭建了千卡級的國產異構AI算力混合集群,納管並適配了11款不同類型的國產AI晶片,集群總算力超過300PFLOPS(FP16),還全面支持Deepseek、Qwen等大模型訓練推理。聽起來很厲害,但實際性能如何?穩定性如何?兼容性如何?這些都需要實際測試才能知道。
如果這個平台真的能解決算力瓶頸,那對於AI技術的發展,無疑是一大利好。但如果只是雷聲大雨點小,那恐怕就 disappoint 了。
紅湖·可信數據服務:數據要素價值釋放的鑰匙?
數據是AI的糧食,但現在的問題是,高品質的數據太難找了!很多行業數據都掌握在少數機構手裡,而且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北電數智推出了「紅湖·可信數據服務」,號稱能助力行業數據要素價值有效釋放,聽起來是不是很心動?
他們說,通過打造可信數據空間底座、構建企業級數據操作系統,紅湖形成了可信數據供給、高質量數據生成、大模型訓推數據關聯、AI與數據協同創新等核心能力,成功打通了「數據-模型-智能應用」價值閉環,有力推動行業模型能力躍遷。
但問題是,什麼是“可信數據空間”?如何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如何平衡數據利用和隱私保護?這些都需要更詳細的解釋。如果只是換個名詞,把原來的數據交易平台包裝一下,那恐怕就沒什麼意義了。
目前,「紅湖·可信數據服務」已經在醫療、科研、文化、工業等多領域落地應用。這些應用的效果如何?是否真的釋放了數據要素的價值?我們需要看到更多的實際案例。
「新天·智能體平台」:企業數智化轉型的加速器?
企業要搞數智化轉型,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更需要一個能夠快速開發和部署AI應用的平台。北電數智推出了全新的「新天·智能體平台」,號稱能提供全棧式的AI智能體開發服務,支持多種主流模型、MCP服務及多種行業應用算法靈活調用,還能通過低代碼/無代碼可視化開發環境,將開發效率提升超過10倍!這聽起來簡直就是企業數智化轉型的神器!
但問題是,這個平台真的有那麼好用嗎?低代碼/無代碼開發真的能滿足企業的複雜需求嗎?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需求千差萬別,一個平台真的能通吃嗎?
他們還說,RAG檢索準確率超過95%,助力企業快速構建生產級AI應用,推動智能體賦能千行百業。但RAG檢索準確率高,就代表應用效果好嗎?企業真正需要的是解決實際問題的AI應用,而不是華而不實的技術指標。
這個「新天·智能體平台」能否真正成為企業數智化轉型的加速器,還需要時間來檢驗。但至少,它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和方向。
星火燎原:AI如何為千行百業帶來質變?這真的是「新樣板」?
星火·政務底座:賦能基層治理,聽起來很美好,但實際呢?
要說現在哪個領域最需要提升效率,那絕對是政務服務了。老百姓辦個事,跑斷腿、磨破嘴,還不一定能辦成。這次北電數智推出的「星火·政務底座」,號稱能賦能基層治理新路徑,聚焦政務高頻剛需場景,實現政務知識問答、文檔生成、表格智能分析等場景化應用,還集成了滿足政務安全與穩定性要求的全棧AI能力。聽起來,似乎有了它,基層幹部就能搖身一變成AI政務專家,辦事效率蹭蹭蹭往上漲。
但問題是,基層政務的複雜性,恐怕不是一個AI底座就能解決的。每個地方的情況不一樣,每個老百姓的需求也不一樣,AI真能理解這些差異,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嗎?還是會出現“AI一刀切”的情況,讓老百姓更加不滿?
這次WAIC,北電數智還首次展示了基於「星火·政務底座」的「鄉村振興幸福大模型」,率先落地北京市北溝村,帶來了AI助理村支書、網格化治理、文旅助手、健康管理助手等創新應用。聽起來很美好,但實際效果如何?AI真的能幫助村支書更好地管理村務嗎?真能吸引更多遊客,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嗎?這些都需要時間來檢驗。
星火·醫療底座:構建精準醫療服務生態,能解決看病難題嗎?
看病難、看病貴,一直是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這次北電數智推出的「星火·醫療底座」,號稱能助力構建精準醫療服務生態,聚焦“醫、教、研、管”四大業務領域,構建了具備全科醫學領域通識的醫療通識大模型,用於理解用戶提問並向下達任務;及能與專業醫療知識庫結合的不同學科的專病大模型,能為用戶提供專病領域知識;還能支持AI多模態輔診、數字人等創新應用和各類Agent應用。聽起來,似乎有了它,就能讓老百姓享受到更便捷、更精準的醫療服務。
但問題是,醫療行業的特殊性,決定了AI的應用必須非常謹慎。AI診斷的準確率如何?能否避免誤診、漏診?AI生成的治療方案是否安全有效?這些都需要經過嚴格的驗證。
北電數智還為中日友好醫院構建了從基礎設施到應用落地的壹站式AI醫療賦能體系,涵蓋醫療可信數據服務、專病大模型、Agent開發平台,推動優質資源下沈,助力提升基層診斷能力,助力分級診療。聽起來很美好,但實際效果如何?基層醫生的AI使用率高不高?AI輔助診斷的準確率如何?這些都需要數據來支撐。
星火·AIGC底座:「創意即成片」,這效率也太驚人了!
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現在是越來越火了,能寫文章、能畫畫、能做視頻,簡直是無所不能。這次北電數智推出的「星火·AIGC底座」,號稱能支持數字創意、影視製作等領域的高質量創新,孵化優質AI創意內容,開拓AIGC賦能視聽產業發展新場景,基於該底座的星火·長篇AIGC平台,以全流程閉環、電影級質感、AI 助理式服務重塑視聽創作體驗,可廣泛賦能泛家居、文創設計、影視創作等場景。「創意即成片」,這效率也太驚人了!
但問題是,AI生成的內容,真的有靈魂嗎?真的能打動人心嗎?還是只是一些沒有感情的堆砌?AIGC的發展,會不會扼殺人類的創造力?會不會導致大量創意工作者失業?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北電數智還以商代晚期青銅禮器「後母戊鼎」為例,呈現文創生成效果。效果確實不錯,但這是否意味著AIGC真的能賦能文創產業?是否能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傳統文化?我們還需要更多的觀察。
星火·泛家居產業賦能底座:「需求即方案」,定制化家居的未來?
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追求個性化,對家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的家居產品,已經很難滿足他們的需求了。這次北電數智推出的「星火·泛家居產業賦能底座」,號稱能讓“需求即方案”輕松實現,構建了以AI深度賦能泛家居產業的前後端壹體化解決方案,實現AI在設計、營銷、生產到供應鏈的全鏈路能力集成,助力地方家居產業智能化升級。聽起來,似乎有了它,就能讓消費者隨心所欲地定制自己的夢想之家。
但問題是,個性化定制的成本會不會很高?普通老百姓能否承擔得起?AI設計的家居產品,真的符合人體工學和美學原理嗎?還是只是一些花哨的設計?
「星火·泛家居產業賦能底座」已落地佛山,通過構建前後端壹體化AI解決方案,針對當地用戶痛點進行專屬模型訓練開發,並打造了AI營銷平臺、智能設計平臺、柔性生產調度引擎等應用,推動佛山泛家居行業向智能化、柔性化轉型升級。效果如何?是否真的提升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成本?是否真的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個性化的家居產品?我們需要更多的數據來驗證。
星火·工業底座:賦能全價值鏈智能化,工業革命4.0加速到來?
工業是國之重器,也是AI大展身手的舞臺。這次北電數智推出的「星火·工業底座」,號稱能賦能“研、產、供、銷、服”全價值鏈智能化,基於「驕陽」工業大模型,可賦能供應鏈智能管理、設備智能管理、產品智能報價、產銷研壹體化管理等場景。底座提供了語言、多模態、3D生成、數字孿生、文生圖、文生視頻等垂類模型,通過AI可信數據服務深度整合多源工業數據,助力企業快速構建面向產品質量檢測、設備預測性維護、CAD/CAE設計工具對接、智能排產、生產工藝參數優化、庫存管理、PLC程序編寫等高價值工業場景應用,加速數智智能化升級。聽起來,似乎有了它,就能讓工廠的生產效率翻幾番,產品品質更上一層樓。
但問題是,工業場景的複雜性,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企業,都有自己的特殊需求,一個通用的工業底座,真的能解決所有問題嗎?還是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基於「星火·工業底座」,北電數智面向佛山裝備製造、醫療器械、家紡印刷等領域企業提供6款垂類模型,包括語言模型、多模態模型、3D生成模型、數字孿生模型、文生圖模型、文生視頻模型,為工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效果如何?是否真的提升了產品品質,降低了生產成本?是否真的提高了生產效率?我們需要更多的數據來驗證。
星火·新興行業底座:具身智能在虛擬世界中自我進化,這也太科幻了吧!
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是AI的一個新方向,它強調AI需要與物理世界交互,才能真正理解世界。這次北電數智推出的「星火·新興行業底座」,號稱能讓具身智能在虛擬世界中自我進化,聚焦推動具身智能在智能製造場景的深度應用,整合“數據工程、模型訓練/部署、應用開發”於壹體,以豐富精準的數據基座構建物理真實的仿真環境,以虛實融合的設計實現多場景模擬,不斷提升機器人應對複雜場景作業能力和效率。聽起來,似乎有了它,就能讓機器人在虛擬世界中不斷學習和進化,最終成為真正的智能體。
但問題是,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畢竟還是有很大的差別。在虛擬世界中訓練出來的機器人,真的能在真實世界中正常工作嗎?還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北電數智參與構建模擬仿真和模型訓練平臺,提供基於真實應用場景的訓練場,和仿真試驗場所需的算力基礎設施。現場展示的基於「星火·新興行業底座」訓練的通用插拔機械臂和智檢設備,以強大的自主決策與柔性操作能力,展現了在智能製造場景的應用潛力。這些機器人真的能適應複雜的生產環境嗎?真的能提升生產效率嗎?我們需要更多的觀察和實驗。
結語:北電數智的AI野心,能否點燃下一代工業革命?
從政務到醫療,從AIGC到具身智能、從工業到泛家居,北電數智以“4大AI底座+2大產業平台”為骨架,將AI技術的根系紮進行業土壤,用一個個實踐樣板,推動人工智能從技術走向具象的生產力。秉承紮根行業、務實創新的路徑,北電數智加速AI生產力釋放,將技術轉化為激活產業鏈、重塑行業活力的核心動能。
首次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既是北電數智全新戰略視角、發展路徑和標桿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踐行“AI新國企”責任擔當,推動技術突破與產業升級同頻共振的一次生動實踐。隨著“星火·大平台”在更多領域開花結果,人工智能產業要素與場景活力將形成疊加效應,最終推動下一代工業革命在中國加速到來。
說實話,看完北電數智的展示,我既感到興奮,又感到擔憂。興奮的是,AI技術的發展速度確實超乎我們的想象,它正在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擔憂的是,AI技術的應用也帶來了很多新的問題和挑戰,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如何應對這些問題,才能確保AI技術能夠真正造福人類。
北電數智的AI野心,能否真正實現?能否真正點燃下一代工業革命?讓我們拭目以待吧。